“青春与法同行”主题征文获奖名单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21-11-08 00:03 浏览量: 3238

为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营造宣传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气氛。同时为了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并进一步落实学院关于普法教育的工作安排,我院举办“青春与法同行”征文比赛。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次征文比赛的获奖作品吧。

一等奖获奖征文

王硕 工商2102

能法之青年,时代之栋梁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铸就凤凰。泱泱华夏,既是礼仪之邦,也是法理之国,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法制思想。时至今日,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焕发出了更加不一样的光彩。

如果说,“法”是立国之器,那么青年就是利器之石.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年更要有担当之责任,有实干之精神,有法制之思想!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作为见证着祖国不断繁荣发展的一代,我们青年的命运始终跟祖国牢牢的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的国家能有如今之成就,离不开不断加强的国家法制建设。“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对我们最好的描述。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法治观念也在陪伴着我们。最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是我们儿童时便已熟记,到了中学,法制教育的相关活动跟讲座宣传,使我们对法律这一词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法律之外不可为”的正确法律观。

并且正确的普法教育是对当下青年的一支活力“强心剂”,通过法律,我们青年明白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所在,让我们知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依法治国”的社会中。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有这样一句话“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同样的,我认为这份“结晶”对于青年更是重要的。法制教育对青年起着威慑、规制、保护、评价、激励和信仰六大功能。我也相信有了我们这一代的法律观念基础,我相信来祖国的法律生态建设会更上一层楼。

法出于仪,威于义。

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来说,可以说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以来,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特别是2020年5月28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将我国的法制生态推向一个新高潮。而这不仅仅体现的是国家对法律道德的重视,也是国家对社会伦理正义的一种新审视。《商君书》中有言“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对于我们中国的法律体系,一句话也可以概括为“法与情的交织”。在时代的进步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我们的法律一直都是有着汲取古人智慧、发作用!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我们当下的大学生青年应该时刻树立着法治观念,因为我们以后面对的是社会的各种复杂情况。只有简单的社会生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当面对不法行为、不法侵害时,能够及时的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我们自己。同时,我们也要对法律心存敬畏,前端时间的“北大学生弑母案”、“南京某高校学生集体诈骗案”等等青年学生以身试法的事件层出不穷,也告诫着我们青年遵守法律的重要。若是每个青年都能从自我做起学法,尊法,守法,对于我们法治国家的建设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同学们,青年们,让我们走在祖国法治的大道上,感受青春与法律的交响之美,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吧!不要停下脚步!因为,你的身后是一个繁盛的国家!

二等奖获奖征文

陈憬琳 财务2101

摈盲目行事,普法弘正气

林逋落笔于《山园小梅.其一》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此寥寥几笔,却是人生的大道理。在如诗般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如同一卷美丽的画,而缺少普法却让我们的生活披上了一层迷离的雾气,以笔者之见,普法教育是普照大地的一束阳光,让一切黑暗无所遁形,润泽心灵的原野。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2年,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迎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点——2021年。而我国的普法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那么中国的普法行动就是大河中的朵朵浪花,推进大河向前奔腾。海子曾温柔道:“我来人间一趟,我要看看太阳。”在普照大地的法律中,我们愈发清晰地感受到人间的歌叹与万物的美好,普法行动照耀之处,国家的猎猎雄风便刮向沃野。吾辈青年恰值少年,热血激昂,当以己之力担负普法重任,与日月星辰共辉,与祖国山河共春!

普法乃助力小我追寻内心高地,于沧海洪流处焕发理性的光辉。法律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最高的人性。正如辛弃疾所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江河”,吾辈青年乃生于此,长于此,诚应身兼家国责任,传播普法思想,以拥有人生的弹性。斗转星移不变执着坚守,花开花落铭记岁月深情,站在2021年的历史新起点,他们将会继续牢记初心,记录中国法治的点滴进程,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他们以己之力肩担普法之重任,摇落一尘星屑,灵魂的锦锈亦得以清辉遍洒。心系普法氤氲于人生之道路,实为获得内心丰盈之真谛也。唯有心系普法行动,奋勇前行,方可得你我之始终。

波澜壮阔法治进程,回首来时路,苦难辉煌、砥砺前行;70年众所瞩目法治成就,展望新征程,路险且艰、任重道远。他们为公众利益不懈奔波,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却从未懈怠;他们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追求公平,守望正义;他们忠诚于人民,忠诚于良知,捍卫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他们激浊扬清,瞭望社会,推进问题的解决,推动法治的进步;他们秉承信仰,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用时光守卫时光,用生命护佑生命,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我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接棒人,也应该宣传法制思想,守得自我心灵高地的安宁。

然而可悲可叹的是,时代洪流往往泥沙俱下,理性主义、法制主义日渐式微,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种种现象不由令人掩卷深思。追根溯源,乃是社会的喧嚣蒙蔽了法制意识。长此以往,千流汇海,恶浪满天,为复兴号的前行设下了重重障碍。在黼蔀黻纪而又波诡云谲的当下,我辈更应当将普法之重任永驻心间,以家国责任为笔,书写璀璨夺目的人生华章。

但是普法行为并不要求我们从事法律相关的行业,翼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在一个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时代,我辈青年诚应心系家国努力践行普法行动,将殷殷之情系于华夏沃土,怀寸寸丹心忠于法治意识,赴心之所往,无问西东,方能不负韶华,臻得俯仰无憾的人生佳境。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科四海”,愿吾辈青年深知心系普法知识,唯有终日乾乾,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方得与国同频共振,不负万水千山!

吴佳怡 供应链2102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正如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提到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样,法律是行为规范,是人人应该敬仰、崇尚的道德准则。其庄重严明,规范明晰,法不徇情。不阿权贵,下庇百姓,铁面无私。法之所设,需要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法律的支撑。扶着青泥石墙,踏着苔痕青阶,掠过浮华,回望历史长廊,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从元代的行省到明朝的督抚,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制,从临时约法到共同纲领再到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数千年来,我们的每一步都闪耀着法律的光辉。放眼欧洲,拿破仑曾说过“我的一生,最荣耀的不是打了四十多场胜仗,而是为法国人民贡献了一部《民法典》。”有了这部民法典,法国人民行有所依、法国社会跟随历史年轮缓缓向前。正如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见证历史的变迁,留下时代烙印。朗朗乾坤,巍巍华夏,宪法为纲,太平治下,法律是治国的根据。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社会的运行需以法律为准则。无论是《出师表》中“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还是法家拂士,用法看国,国无法不立,都表明了在法律面前,无论贫穷或富贵,皆该一律平等。《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句话:“肉眼看不见云层上面的世界,同样看不见阳光下隐藏的黑暗。”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历朝历代,都有贪污腐败的官员如姐虫一般腐蚀着国家,他们靠官官相护视法度为无物,他们靠官商勾结横征暴敛,他们让无数百姓无处申张正义。但法不阿贵,正义的人们誓要以法律为武器将驱虫铲除。他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谢觉哉,奔波于全国各地法院,亲自查看案卷,大胆纠正冤假错案 他是“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习近平,提出一系列政策,刚正不阿,造福于民。法律是无情的,它并不偏爱任何人,更不会放过触犯它的人。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每个人都要将法律铭记于心。人生于社会,就是社会的一份子,有义务维护社会的稳定治安,需要遵守法律。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或许有人认为法律离我们很遥远,诚然,法律很高尚,但自从我们出生起法律便一直伴随着我们,没人能钻法律的空子。十四岁男孩杀死八岁女童案前段时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回顾此案件,最让人愤怒的是,杀人犯因为未满十四周岁所以不负刑事责任。为此,四中全会人大代表提议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下调至十二周岁,让犯法之人难以受到“年龄之伞”的庇护。法律不会宽恕任何一个违法的人。

韩非子言曰“奉法者强则国强”,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宪法化作深沉满怀的爱国情,化作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化作无比坚定的自信心 宪法如明灯,存纸上,刻心中,共燃千灯同昼;青年如星火,学宪法,谱新章,齐聚星火耀原!

三等奖获奖征文

韩京钰 供应链2102

与法律同行,绽青春光彩

古书有云:“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在我看来,人之初,性未知。每个婴孩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至于白纸上是绚丽芬芳还是乌云密布,这就要看后天的约束与规范了。能自愿遵循道德固然是好,但总有疏忽之时。这时,法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几十年里,全民普法教育为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应该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遵守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俗语有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途径,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更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必须自觉遵法守法。而且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一定是着眼于公民的利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没有理由不遵循,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追寻个性的权利,但追寻个性不等于漠视规章制度。所有的自由与个性都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最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和大学生诈骗案等。学历的高低不代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高低。因此,大学生普法宣传势在必行。学校与社会要努力积极普法,大学生积极守法,共同努力,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我们应该都被问道这样一个问题:当自身利益受到侵权害时,我们该怎么办?答案当然是: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真正遇到这样的事时,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而放弃行使权利。殊不知,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一种圣母心理,只会感动自己,并不是正确行为,反而是纵容他人的错误行为。既然我们学习了法律,就要学会运用,以法律之矛,攻违法之盾,敢于与不公的事与人做斗争。其实,敢于为自己鸣不平,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青春应该是张扬明媚的,不畏黑暗的,脚踩云端,心向光明,通往鲜花盛开的地方。

青春是一个绚烂的词汇,无论过去多久,都不会褪色。鲜活的色彩永远留在心中。它永远都是湛蓝的天,郁葱的草,芬芳的花。任何笼罩在这美好世界的阴霾都应该被驱逐。我们是充满梦想的青年人,我们的朝气蓬勃相信能冲破一切黑暗。我们会心存善良,坚决维护法律至上的准则,在青春的道路上,与之同行,绽放光彩。

周远鹤 物流2102

国法

走进西元前,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这是人类统治的一步,也是法律进程的一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从古至今,人们对法律的完善从未停止,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法律是一座宏伟的大厦 ,庇护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 ”,中国法律进程已有七十年之久,七十年波澜壮阔,七十年风雨同舟,从“法制”走向“法治”,2020年《民法典》出台,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协同配合、不断努力的结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规则,有了它,正义得以被匡扶;有了它,秩序得以被维持,它是我们生活中最重的那一条准绳,使我们把控正确的方向。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曹操自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但他的马却因为突然飞来的鸟受惊了,奔到麦田里,他请执法官为自己定罪遭拒,于是他以剑割发。这在古代是不轻的惩罚,手下看了都称赞他是个严明的君主。北宋包拯,由兄嫂抚养成人,但兄嫂独子包冕被举报贪污,包公查明真相,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大义灭亲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后来也有了《包公赔情》的民间唱词。由此种种可见法律之威名,亦可见古人遵纪守法之决心。

反观现代,违法事件层出不穷,贪污的老虎越抓越多,多个明星偷税漏税,青年医生被患者蓄意砍伤。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是违法行为吗?他们是知法犯法,在愤怒或诱惑面前无法月约束自己。这些案件在网络上热度居高不下,这展现了我们对事件关注,但在我们批判违法者的同时,更应该反观自己,以人为鉴。

在这样的国度里,在这样的时代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享受自己的权利,更应该遵循自己的义务。法律的准绳不是为了束缚我们,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青年一代是国家最好看的风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深知道今日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之不易,更应该主动学法懂法,争做守法公民。

杜佳琳 工商2102

心中有法 眼里有光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维绳也。法律作为治国之本,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是人民的保护伞。生活中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只有在心中始终立起法律的天秤,国家才会安定,人民才会更加幸福。

法律是正义之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人生而平等的权利;牢房锁住了“苍蝇”“老虎”罪恶的灵魂;失去孩子的母亲终于露出了笑容。法律是保护是武器,将一切邪恶绳之以法,在黑暗中探出光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或许就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法律是善良之术。《教育法》让大山里的孩子期盼诗和远方;《宪法》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何方都有家的归属感;《民法典》的颁布更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法像阳光洒满大地,向暖流抚慰人心,我们生来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享受着法律给予的权利,但我们也不能忘了尽好自己的义务。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法律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作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我们,更应自觉主动的学法知法懂法,将法律当做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同时,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号召大家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用人民的力量努力营造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法治社会。

或许明天的道路依旧坎坷,但法早已化为我们手中的剑,心中的盾,让我们走的坚定走的自信。

法在我心中,法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将法根之于内心,让法律的痕迹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远!让我们与法同行!

以上就是这次活动的获奖名单

希望大家能从这次活动中

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尊法守法意识

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和约束自己

排版:周文婷

审核:李 旗

指导老师:方 园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