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管“职”达|访06级校友卢羽睿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12-12 18:38 浏览量: 5594

政管“职”达|访06级校友卢羽睿

导语

卢羽睿,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届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现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王勇律师团队顾问律师。在加入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之前,卢律师曾在奋迅·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私募基金团队和汉坤律师事务所基金团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于2019年被知名评级机构Legalband评为《2019年度LEGALBAND中国律界俊杰榜30强》。他还具有中美两地双重律师执业资格,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资格以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11月14日,政管“职”达就业指导分享会法律专场顺利举办。为了深入了解更多信息,我们对卢羽睿律师进行了采访。

工作中的卢羽睿师兄

Q1

在本科的成长过程中,您是如何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原因让您从事法律行业呢?有什么契机吗?

我的母校——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一所法科强校,给了我一个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一方面,这个平台给予了我众多法律类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其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点,从热门法学课上爆满的教室和阶梯旁蹭课的小板凳便可见一斑,想必师弟师妹们也是感同身受。资源充足,再加上氛围的熏陶,促使我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上了法律的道路。

Q2

您在研究生时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否向在校学子传授一些相关的法学学习经验?

首先,身在中国政法大学,要好好利用身边优秀的学习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和概念。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方能游刃有余,自如拆解;再则,要在知晓是什么的基础上,继续去追问为什么,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不仅要背诵法条,更重要的是实际运用和真正理解法条。最后,面对众多的法学科目,在本科阶段要较为全面地打好地基,抓住主干核心课程;于研究生阶段,再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兴趣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Q3

您在大学生活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有没有给您帮助很大的校园经历呢?

大学时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代表政管学院参加过模拟法庭,并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个较为不错的名次——非法组的冠军。虽说只是模拟法庭,但是当时比赛选取了一个真实案例——泸州二奶遗赠纠纷案。法官采用了一个在日常学习中不太常用的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并运用该原则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了驳回,也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这样有趣的实践经历,不仅可以帮助将文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还能够给你一个机会去反思法律这门学科是如何影响生活,塑造社会的。大家要在大学阶段也要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丰富充盈自己的能力。

Q4

非诉讼律师和诉讼律师在工作的具体内容方面有哪些差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主要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律师这个行业,简单两分法可以分为诉讼和非诉两种。普通的大众对于律师的认知主要还是诉讼律师。诉讼和非诉,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的。比如说,诉讼律师可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跟法院打交道或者跟对手方打交道,而非诉律师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伏案工作、文本工作。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十分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极致的工作精神。比如,你要预知在谈判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并尽可能地将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写得更加严密,也要尽自己所能去降低客户面临诉讼的风险。

律师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沟通的艺术。例如,非诉律师要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在保护客户利益的基础上,提出让对手也能够接受的诉求,以达成最终的商业交易。每一次言语的交锋和斡旋,都考验着一个法律人的语言表达功底。正如上面所谈,日常工作内容还有很大一部分上是文书工作。所以,平时要多注重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

Q5

您曾于2013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给您的工作带来了什么帮助呢?面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师兄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呢?

不论是国内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还是海外的留学经历,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帮助。在有恰当时机的情况下,我还是十分推荐大家多经历多体验,到海外留学以学习更加前沿、更加国际化的知识。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的留学学习生活最终演变成了家中远程学习,还要历经着倒时差、网上考试等多种困难,也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外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两相对比之下,就需要有意愿的同学做好选择和衡量。

Q6

觉得大学阶段应该核心培养的能力是什么呢?这些能力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呢?

其实,无论是前面所说的文书能力还是沟通交流能力,在每个人在真正投入工作之后,经过日积月累的锻炼,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逐渐培养完善的。若说真正想要分享需要去培养的核心能力的话,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抗压能力

从整个社会大背景和时代发展趋势而言,大家基本都是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成长的。而在真正踏入工作生活之后,你们会在承受高压的同时,接受更为残酷直接的历练。所以,我建议你们多去经历体验大学不同的活动,以拓宽视野,锻炼能力,甚至可以去参加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活动。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你们可能会体验和经历挫败感和无力感,可能会受到打击和批评。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不太愉快的经历,都是大学生活里的宝贵经历。提前遭遇这些挫折,可以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工作中的卢羽睿师兄

向上滑动阅览

关于法律职业的一些思考

卢羽睿

一、律师职业的品质

律师这个行业本质上我认为就是服务业。服务业什么意思?我们经常说,你在甲方工作,我在乙方工作。这里面的乙方,就是指提供服务的一方,甲方是购买服务的一方。那么律师其实就是通过出售你的专业知识,提供你的服务,来获得对价。

作为服务业来讲,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怎么样让你的客户满意。有的同学这时候可能要说了,“老子命硬,学不来弯腰”!哎,那么律师这条路有可能就不太适合你,可能像公检法这些岗位更加适合你,因为这些岗位你不需要去看客户的脸色。(当然了,也不是说谁的脸色都不用看了是吧,你至少还得看你领导的脸色,这个要有心理准备)。

当然了,让你的客户满意,从我个人理解来讲其实还只是初级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做到让你的客户信赖或者甚至是依赖你。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满意”,而是他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他都愿意过来寻求你的帮助。我之前有一位合伙人曾经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受用,他说他的母亲是医生,很多人非常信任他母亲,经常跑到他家求医问药,所以他当时立下的志向就是要做一位“go-to professor”,也就是大家愿意依赖你的这么一个专家的角色。

第二个层次我认为已经很难了。但是我想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也是很多顶级律师愿意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更高级的第三个层次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可以无视客户是否满意/依赖或者信赖等等,因为你已经设定了足够高的标准,甚至是奠定了某个领域的基础,导致你可以从乙方的角色中超脱出来,客户发现只能找你,没有别的选择。典型的例如几个细分行业内的教父级人物,Martin Lipton-毒丸计划的发明者,或者是Harvey Miller重塑美国破产法,以及我们私募基金领域内的私募教父Jack Levin等等。做到乙方之中的甲方,甚至可以他来挑选客户。

当然上面说的这三个层次,仅仅只能代表我作为非诉律师的一些一面之词。

律师这个行业,简单两分法可以分为诉讼和非诉两种。像普通的大众对于律师的认知主要还是诉讼律师。诉讼和非诉,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等方面,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诉讼律师可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跟法院打交道或者跟对手方打交道,而非诉律师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伏案工作、文本工作。一个好的非诉律师,或者说一个至少能够做到第一层次的非诉律师,我认为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果大家将来有兴趣做一名非诉律师,也可以对照着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1.耐得住寂寞或者说愿意吃苦:一方面,非诉律师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在跟你自己的电脑打交道;另一方面,律师付给你高薪是不会养闲人的。你需要每天面对工作小时数的压力(也是我们常说的billable hours和non-billable hours)你bill的小时数越高,说明你越忙碌,也说明很多人愿意找你干活,以及你同时也在给律所挣更多的收益。如果你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一个喜欢到处跟人社交、建立联系的人;或者说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安逸,不太喜欢高强度工作的人,那么非诉律师这个职业很可能就不适合你。关于吃苦这件事很有意思,就是我们发现现在的95后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过得舒适。最近我们有一个实习生,本来实习的好好的,工作压力也没有特别大,结果突然提出来要离职,我们问她原因,他说是因为看着我们团队其他的律师工作太辛苦了,受不了,打算辞职回老家南京还是苏州去工作。还有包括我之前跟上海的朋友聊,也是说,有很多的年轻人现在不愿意居住在上海,更愿意住在周边的小城市,觉得非常安逸,周末了有需要的时候坐个高铁到上海享受下大城市的福利,平时就待在小城市里,各方面压力也不大。我觉得如果想要做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2.细致:本质上,律师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法律的基础理念是可以通过阅读书本来习得的,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学问,把你从芸芸众生中区分开来的可能就是一些细节。细致是指对待你所有的工作始终要极度的苛刻。我经常在改junior给我的文件的时候发现很多typo。对于非诉律师来说,一份文件代表的是你的形象。不管你文件写的有多漂亮,条款写的有多周延,只要一看到有一个typo,我们在客户心里的形象立刻会打折扣。有时候就是你回头再念一遍 你就能发现错在哪里,但就是会不停的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美国最老牌的律所也是常年在Vault 100排行榜上排前三的Wachtell Lipton,也是全美大部分时间PPP(profit per partner)排在第一位的律所,他们的工作宗旨是什么?Harvard商学院专门研究过Wachtell的营销,结果Wachtell的创始合伙人说,他们的marketing方式就是他们从来不做任何marketing。那他们为什么成功?我理解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极致。Harvard商学院的那个案例研究里就说,Wachtell工作的律师会工作20个小时,只为了提高文件质量2个百分点。原文是说people really care, they work twenty hours to improve a document 2%. 你想想,你会愿意花费20个小时给论文质量提高2个百分点吗?我估计很少有人能做到。

3. Responsive。对所有的事情都有所回应。我原来律所的一个老板,早先是金杜的合伙人,他是钱伯斯排行榜上业界贤达那个level的,有一次我收到客户的邮件大概过了可能两天才回复,老板就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说知不知道客户调查最看重的律师品质是什么,我说不知道,他说就是responsiveness,反馈速度。不是专业性、不是性价比、不是经验、不是你做过多少项目,而是你对我的回应、反馈速度。从那以后我就警钟长鸣了,客户的邮件一定是第一时间首先回复个收到。不过现在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主要是靠邮件,现在主要是靠微信。客户随时群里at你,问你各种问题,或者一言不合就微信电话打过来。那像阿里主推的钉钉就更加过分是吧,每次你点开客户的信息,客户那边还会显示“已读”,你想躲都躲不掉是吧。微信还能强行说自己在忙、没看见。所以反馈速度延伸出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要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4. 解决问题 vs 提示风险。在做律师的初期的时候,非常习惯于去提示客户,这个有风险,那个有风险;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但对于客户来说,这些实际上是废话。正是因为他知道有问题,所以才会来问你。你要做的,除了提示风险以外,还得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案。而且现在其实越来越多的强调,不仅仅是legal sense、legal perspective,还要从business side,commercial side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我们作为律师,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5.沟通。沟通太重要了,团队内部沟通,跟客户沟通,跟对手方沟通等等。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就是个沟通的艺术。前段时间我们有个实习生,面试的时候我参与面的,觉得小姑娘还不错。进来之后,被几个高年级同学吐槽说不好用,结果做了感觉不到半个月一个月就走了。到走的时候,我给她发微信说,直到现在你都一次没来找过我当面聊过,说一下项目的情况、觉得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等等,一次都没主动找过我。我觉得是挺可惜的。所以说你们不管是还在求学阶段或者实习、直至到工作,一定不要自己闷着,有机会就多找人沟通,当然也得掌握一个度,太频繁了也可能就招人烦了。

6. 责任心和换位思考。这点也很重要。其实就是你去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客户,你愿意跟什么样的律师合作?或者如果你是高年级律师,你愿意跟什么样的同事合作?你愿意跟邋遢的人合作吗?你愿意跟一个总是需要别人擦屁股的人合作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中伦的秘密那本书,中伦刚成立的时候,张学兵要求什么?要求在接听电话一次后,第二次再接的时候要能够直接判断出对方的声音。这个在早年没有来电显示的时候,客户是很受用的。换位思考,你打电话给别人的时候,如果别人没存你的号码,问你是谁,你也会觉得有点不爽吧。还有一种高级的换位思考是什么呢?就是你站在客户的角度,替他考虑,怎么样让他在自己的老板面前显得很好。这样的话客户会反过来很感激你,进一步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客户粘性。

二、职业规划建议

我想讲讲职业规划和一些小小的建议。

1. 多体验,但是不要反复横跳。我见过很多实习经历特别丰富的简历,但仔细一看,每段经历可能也就1个月2个月,这种我一般都pass掉了。时间过于短暂的话其实有几个毛病,第一你学不到什么东西,你没有真正融入进去,第二可能侧面说明你这个人要么工作能力有点问题,被雇主给开了,要么就可能是性格上有点问题,在每个地方都待不住。

2. 不要放弃英语,当然如果你是小语种选手除外。前段时间面了个美国JD回来的同学,英语真的好,一问人家就是外国语学校一路读上来的。英语好给你带来很多隐性的优势,同样条件的两个人,如果你英语好,基本上毫不犹豫都会选你。

3. 在职业生涯初期谨慎选择非常小众的执业领域。例如“WTO与国际贸易救济业务”。我们前段时间面试了这样一位候选人,做了三年国际贸易救济,做的很不错,但就是觉得到头了想换个领域。那这个时候就真的很难。做了三年想再跳槽换领域,即使你自己心态很好愿意从头来过,但是接收方都未必愿意接受了,因为你的经验来讲跟一年级刚毕业的同学相比没有什么优势,我还得从头培养,而且付的工资可能还得比纯粹一年级要高。职业生涯的每一步选择都会对你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谨慎。

最后,卢羽睿大方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校园爱情故事。愿两位相爱年年岁岁,相知岁岁年年。通过与卢羽睿律师的对话,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习和工作上实用经验,也看到了政管学院优秀校友身上多样的可能性。在此,感谢卢羽睿的倾情分享!

文字|政管学院新闻中心笔墨工作室 王千迎 徐显坤

图片|卢羽睿

编辑|政管学院新闻中心飞鸽工作室 蒋汝晴

审核|政管学院新闻中心新闻办公室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