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管“职”达|访中国政法大学06级校友王博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12-16 12:45 浏览量: 6544

王博

王博201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王博拥有清华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BA学位、中国政法大学学士学位。持有非执业保荐代表人资格。他多次参与重大企业并购、发行项目并担任负责人,在该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现任名赫资本董事总经理,整体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及公司各类业务,涉及Pre-IPO投资,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本市场并购与重组,大型地产商投融资,财务顾问等各类业务。

2020年11月22日政管学院企业专场就业指导分享会顺利举办。为了给同学们分享更多宝贵经验,进一步加深对嘉宾的了解,我们于会前对王博校友进行了采访。

PART1:介绍与普及

Q1

您在清华读研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的经历,对工作当中有什么帮助呢?能否给想要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呢?

这些经历能够为你进入行业提供最基础的入场券,让你能够在工作之初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如果你在起跑线上便落后他人一步,那么仅仅依靠后期的努力,很难再有一个质的飞跃;或者说,你足够幸运,能够受到贵人相助,得到重用和赏识,但这毕竟也是少之又少的小概率事件。所以说,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要多多经历这样的锻炼和成长,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机会。

Q2

您持有非执业保荐代表人的资格,能够谈一谈有关保荐代表人的相关内容和发展趋势?

现今,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在不断改革。在注册制改革之前,一个公司想要上市,至少需要两个保荐代表人签字。在十一年前,注册的保荐代表人的月工资是税前十二万,一年的收入便是一百四十四万,而全国仅有三千个人具有该资格。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和制度不断改革,如今没有了当年那么好的发展形势。预计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以后,内地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含金量更类似于香港,注册的优势不再像之前那般明显。

PART2:建议与发展

Q3

在本科的成长过程中,您是如何明确自己奋斗目标和方向的?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要从事金融投资行业呢?有什么契机吗?

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兴趣。另一方面,是通过与他人和外界的接触,对各种工作的内容和情况有一个较为真实全面的把握,再经过自己的权衡和思考,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规划。大学四年,尤其从大二开始,要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多和外面的世界进行接触。地理空间上,不囿于昌平地界;在思维方式上,不限于法律方向。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对企业方面感兴趣,就去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如果你想要进入律所,就去观察律师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再比如说,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处于下行阶段,无论是律所还是政府和企业招工,在需求方面都会有调整。将这些综合起来进行整合分析,便可以不断明确自己的找寻方向和奋斗目标。

Q4

您是如何看待毕业之后的人生选择问题的?能否给在校学子一些职业规划上的建议吗?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明确自己掌握的筹码;其次,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动态调整自己的筹码,明晰自己的定位。如若自身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专长和特长,就不用执着纠结于各种选择,尽量发挥自己优势,压倒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在大学期间,成功创业,开店直播,实现了经济独立,那就坚持创业道路,努力奋斗。但是,如若没有特别的优势的话,就多去尝试探索,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出适合自身的选择。比如,可以在向企业投递简历的同时,备考公务员。在我身边,也有着公务员系统中跳脱出来,重新进入企业的实例。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行业密码,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之分。大家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专长,去明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Q5

听说券商行业的工作压力很大,作息不太规律,出差比较频繁,师兄认为这适合作为长期的职业选择吗?如果不适合的话,对于后期的转型您有什么建议呢?

这一行业的工作压力确实比较大,在多的时候,一个月有20天都会在外出差。但是,其实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的压力烦恼。比如,在一个项目中,投行至少要留下一个负责人去进行全程的跟进,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展程度;而非诉律师,虽然不用全程跟进,却可能要同时关注四到五个项目,每天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较大。但如果能投入其中,觉得整个过学有所获,获有所值,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得到了各方面的满足,再加上自己的职业兴趣,那么将其作为长期职业无可厚非。对于转型问题,商券行业整体呈现出一种金字塔似的职业结构,业务划分十分细致,要做的是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再把其做到极致。后期,可以选择去做企业高管,也可以进入投资行业,还可以选择去做上市公司的董秘等。

图 |工作中的王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身处法科强校的我们,在发挥政法优势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思路打开,结合自己专长和兴趣,博约而观取。在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要厚积而薄发,将自己认定的事情做到极致。通过与王博校友的对话,我们不仅收获了实战经验,还开阔了思维模式。在此,感谢王博校友的精彩分享。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